家园共育为什么重要,其实道理很简单,就是因为家庭和幼儿园是学前儿童呆的时间最长的场所,孩子的性格养成和孩子的成长是通过与周围的环境互动建构,通过模仿和反复练习而形成的。因而孩子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家庭和幼儿园提供怎样的模仿行为,提供怎样的环境直接对孩子发生作用。如果两个作用力不往一个地方使,比如说:我们幼儿园开展爱心活动或者端午节活动,无论是生活习惯的培养、社会品德的培养、语言智力的培养都需要家园共同努力,这就是家园共育的重要性。
首先,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,主动配合幼儿园老师的工作。教师要经常地、及时地向家长随机介绍幼儿在园的表现。教师利用幼儿入园和离园、家长会、半日开放活动的机会等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情况,并和家长切磋教育孩子的经验方法,通过家长会,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计划,并对教育提出宝贵意见,使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更稳步完善。幼儿园也应向家长适当的传授一些科学的、正确的幼教方法,纠正家庭教育中不科学的东西,让家长们针对幼儿不同的特点,制定出相适应的教育方法,让幼儿园的教育延伸到家庭,家庭教育渗透到课堂上来。
其次,家园利用各自优势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,家长教师两个教育伙伴在合作教育中获得全面的发展,家园合作取得的效果是最佳的。幼儿纯洁的就像一张洁白的画纸,画笔和橡皮就共同握在老师的家长的手里,怎样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,应由家长和老师共同完成。
总之,实现家园共育能使教师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。家庭幼儿园虽然各有优势与特点,但它们目标一致,二者有机结合,将使教育方式、方法更加生动,所以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是非常重要的。
大一班的班主任说:“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,教育越会成功。”最好的教育关系应是:家长支持老师,老师配合家长,老师与家长共同陪伴孩子健康成长。
家长和老师在一起并肩“作战”,不是一加一等于二,而是一横一竖结合在一起,给孩子十倍、百倍的力量,帮助他成长。
“教育”二字,包含着“教”与“育”,老师教授知识,家长养育孩子,不管何时,老师和家长的目标始终是一致的,责任与使命始终是相同的,那就是共同培育好孩子。
所以说,只有家庭和学校“并肩前行”,形成一种整合优势,孩子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孩子的成长路上,需要家长和老师并肩前行!